外观
【进阶教程】V2RayN、Clash、小火箭如何正确设置,彻底告别DNS泄露?
约 1369 字大约 5 分钟
软件教程DNS泄露V2RayNClash
2025-11-03
在上一篇 DNS泄露科普 里,我们搞懂了DNS泄露的危害。很多兄弟跑去做完“体检”后,跑来跟我说:“站长,我好像真的中招了!怎么办啊?”
别急,今天这篇就是给你们的“解药”。
我把Windows、安卓、iOS上几个主流客户端的“防泄露”最优设置方法都整理出来了。
一、 Windows电脑篇 (V2RayN & Clash)
Windows是DNS泄露的重灾区,但好在解决方法也多。
方案1:V2RayN 用户看这里
V2RayN因为其路由设置的灵活性,是很多新手的首选,但也是最容易因为设置不对导致泄露的,不过他得设置比较简单,直接使用其提供的绕过大陆(Whitelist)路由模式即可。
如果想更进一步,可以如下设置:
- 打开V2RayN主界面,点击顶部的“设置”。
-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**“路由设置”**。
- 在弹出的窗口中,找到**“域名解析策略 (Domain Strategy)”**这一项,改成
AsIs。

设置完后,重启一下V2RayN,再去 ipleak.net 检查一下,是不是已经干净了?
方案2:Clash for Windows / Clash Verge 用户
Clash用户要幸福得多,因为它的TUN模式(或叫增强模式)就是为了解决DNS泄露而生的。
- 打开Clash主界面,进入
General(常规)设置页面。 - 找到
TUN Mode这一项,把它右边的开关打开(变成绿色或高亮)。- 第一次打开时,系统可能会提示你需要安装服务或虚拟网卡,点“是”或“安装”即可。
- 关键一步: 点击
TUN Mode旁边那个小齿轮图标,进入TUN模式的详细设置。 - 在
DNS设置部分,确保Enable是打开的,并且模式是Fake-IP。Fake-IP是Clash处理DNS请求的黑科技,能极大地提升性能并杜绝泄露。
有些Clash Verge版本在DNS覆写里,把覆写打开就行。
开启TUN模式后,你的电脑所有网络流量都会被Clash接管。
方案3:终极大招——修改系统组策略 (非家庭版Windows)
如果上面两招你都搞不定,或者你用的客户端实在太奇葩,那我们就只能从系统层面动手了。
注意:此方法仅适用于Windows专业版、企业版等,家庭版没有组策略编辑器,需要单独安装,安装脚本如下:复制如下脚本,保存为gpedit.bat文件,以管理员身份运行。
@echo off
pushd "%~dp0"
dir /b %systemroot%\Windows\servicing\Packages\Microsoft-Windows-GroupPolicy-ClientExtensions-Package~3*.mum >gp.txt
dir /b %systemroot%\servicing\Packages\Microsoft-Windows-GroupPolicy-ClientTools-Package~3*.mum >>gp.txt
for /f %%i in ('findstr /i . gp.txt 2^>nul') do dism /online /norestart /add-package:"%systemroot%\servicing\Packages\%%i"
pause
- 按
Win+R键,输入gpedit.msc,然后回车,打开“本地组策略编辑器”。 - 在左侧,依次展开:
计算机配置->管理模板->网络->DNS客户端。 - 在右侧的策略列表中,找到并双击 “禁用智能多宿主名称解析”。
- 在弹出的窗口中,选择 “已启用”,然后点击“确定”。
这是啥原理? Windows默认会向所有网卡(包括你家宽带的物理网卡和梯子的虚拟网卡)同时发送DNS请求,哪个快用哪个,这就导致了泄露。启用这个策略,就是告诉Windows:“老实点,别瞎问了,只走我指定的那条路!”
二、 安卓 (Android)
安卓手机上的客户端设置通常更简单。
Clash for Android (CFA)
- 打开CFA,进入“设置” -> “DNS”。
- 确保**“强制内核处理”**是开启的。
Fake-IP模式同样是推荐开启的,可以有效防止泄露并提升网页秒开速度。
V2RayNG
- 打开V2RayNG,进入左上角菜单 -> “设置”。
- 找到“DNS设置”,启用“本地DNS”。
- 同样,将“域名解析策略”设置为
IPIfNonMatch或IPOnDemand。
三、 苹果 (Apple) 手机/iPad (iOS) 篇
iOS系统由于其封闭性,反而不容易出现DNS泄露,但错误的设置依然有风险。我们以最常用的 Shadowrocket (小火箭) 为例。
检查全局路由设置: * 打开小火箭,点击首页底部的“配置”,确保你正在使用的是一个.conf结尾的配置文件。 * 然后回到首页,查看**“全局路由”**选项。 * 必须确保它被设置为配置,而不是代理!配置模式才会让DNS请求也遵循你文件里的分流规则。代理模式则可能会导致DNS请求直连。
最后一步:再次体检!
完成了上面的设置后,别忘了回到 ipleak.net 再次检查。当你看到DNS列表里一片“洋文”,没有任何国内运营商的踪迹时,那么恭喜你,你的网络已经固若金汤了!



